关于黄龙山生态文化旅游风景区打造为智慧景区的建设意见


   黄龙山生态旅游区位于湖北省通城县麦市镇,距县城东南方向40公里处,东西走向,绵亘百里,巍娥高内峻,总面积为55平方公里。黄龙山地跨湘、鄂、赣三省,最高海拔1528.3米,宛如一道天然画屏,黄龙山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重点自然保护区。
 
 
   主要景点有黄龙林海、犀牛望月、神龟驮经、石龟问松、玉女抛梭、金鲤朝天、刘磐幕、试剑石、鸣水瀑、凤凰池、姑嫂潭、桃花洞等40余处。主峰只角楼形似一角耸立,通体为石,素有"一脚踏三省"之誉。
   中联智诚针对黄龙山生态旅游区提出了独特的建设意见,建立自己的综合管理平台,以“一张图”为核心,使景区的业务职能部门和各岗位管理人员能在一张图的基础上,从业务性质、空间范围、事件时点三个维度,查看景区内部相关基础设施、客流分布以及人员和车辆的位置、轨迹信息等,检查与空间相关的业务合规性,实现“一张图”管理景区,并通过基于GIS的统计分析功能实现景区的智慧管理。
 
   
   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的作用
  (1)提高景区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景区管理手段、思维和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信息化的建设已成为新时期景区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也可景区带来了新的机遇,使景区的深度、广度、和高度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2)打破“数字景区”建设瓶颈的需要
当前,数字景区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 、物力,但效果并不显著。其存在的瓶颈有:一是系统未能集成,无论是监测、运营还是景区内部管理,都是各自分散、孤立的系统;二是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不能有效的进行系统维护和数据更新;三是缺乏资金,“数字景区”建设资金投入巨大,景区财政难以支撑。
 
  (3)提升景区管理水平的需要
由于景区大多数在城市郊区,地势较为复杂,陡峭地段较多。景区地理环境给景区内部的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景区管理人员需要了解景区内基础设施、旅游设施的地理分布情况、旅游运营数据的实时变化情况、空气质量的实时监控情况;景区管理人员需要能够对景区观光车辆进行实时管控,能够对工作人员进行实时监管与调度,能够及时了解景区的游客密度,当有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快速协调相关资源,采取科学的措施和方案,进行应急调度和救援。因此,旅游数据中心的建设,是提升景区管理水平的需要。
 
 (4)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只有旅游资源和景区生态环境可持续才能确保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和景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长期受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制约,但只要能及时、全面、准确的获取景区旅游资源、生态环境、游客等方面的信息,景区的管理人员就能够作出准确的决策和调控,从而缓解该矛盾,实现人地和谐。
 
   2016年以来,黄龙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开工建设龙文化博物馆、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完善生态停车场、第三卫生间、标识标牌系统、智慧旅游等基础设施建设,开通了无量山景区网络,实现了省市文化旅游网互联互通,服务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从而达到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和要求,于2017年10月份顺利通过省旅发委的末次评定验收,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黄龙山生态旅游区是黄龙县首个文化底蕴深厚、旅游服务设施完善、生态特色鲜明的核心景区。